80後因高考走出農村小天地

【高考季】看著00後走進考場還記得你高考的模樣麼?

今年的6月7日、8日,首批“00後”們將走進殘酷的高考考場。出生於千禧年的他們,自小就被貼上瞭各種標簽:二次元、小鮮肉、熊孩子……因自小接觸較多的新鮮事物,也有著較70、80、90後們更為優越的物質條件,於是,他們有著更為細膩豐富的內心世界。

70後父母:孩子開心就好

在緊張與犯困中完成考試

那是父愛的味道

從“一人高考”到“全傢陪考”

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,四十一載春秋,高考也經歷瞭大刀闊斧的改革,可無論如何改革,這仍是一場很殘酷的競爭。

有人曾說,擁有“70後”父母的孩子是幸運的,他們的教育觀念和上一代相比已經有瞭很大的改變,他們已經認識到教育本質並非僅僅追求分數,但是他們也很困惑,同樣經歷過高考的他們都知道,高考是人生的重要機遇,需要好好把握。

在距離高考一周不到的日子裡,合肥六中高三考生姚濛(化名)的生活節奏依舊很快,“高三開始,學校的模擬考試頻次越來越高,每天都在考試,然後分析試卷,壓得喘不過氣來。”即使在周末,他也要面對成堆的各科試卷。“做題做到不緊張瞭,高考也就那麼一回事。”

吳開心的父親吳先生也是高考的過來人。1969年出生的他,今年49歲。“1988年,我參加高考時,正值炎熱的七月,父親送瞭一箱梨子罐頭到學校便走瞭。高考一結束,我就回傢忙雙搶。”可能很多人對雙搶這個詞很陌生,但是對於從農村出來的吳先生來說,這個詞卻很親切。搶收莊稼、搶種莊稼的雙搶是每年最忙的時候,他還來不及享受高考後的輕快,便投入到農忙原木桌板台北|實木桌板台北中。

對於每一個有過高考經歷的人來說,高三都是刻骨銘心的。同樣,對於父親吳先生來說,那也是一場激動人心的記憶,灶臺邊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那樣有意義,以至於一年後,他常常夢見自己端鍋揮鏟、大汗淋漓的場景。

90後高考記憶中午餐的味道

在得知兒子以後要學計算機的時候,姚先生很支持,“我們那時候就業機會少,現在孩子有瞭自己的興趣,可以自己選擇專業,一切都以孩子開心為前提!”

《全國中小學生學習壓力調查》表明,我國93%的中小學生平均每天作業時長超3小時,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;新浪微博#00後成為熬夜主力軍#,閱讀高達1600多萬次;毋庸置疑,每個年代的高三生們都會經歷那段“拼命”歲月。

縣城那邊,陳慧慧在考場上為分數而戰。老傢那邊,父母一邊勞作著,一邊為女兒擔憂著。

在回憶70後高考的同時,60後、80後、90後又有著怎樣的高考經歷呢?不同於00後,60後是恢復高考後的先行者。80後開始高考的時候,大學錄取率提高但畢業需要自己找工作。90後則在00後考生站上歷史舞臺後開始退居“二線”瞭。

除此之外,姚濛還喜歡鉆研廚藝。“我們工作忙的時候,他放學回來就會炒菜,平時也會看看菜譜。”姚濛的父親說道。

高考的記憶有美好的,也有痛苦的。“對於高考,唯一印象無比深刻的就是沒睡好。”出生於1986年的陳慧慧(化名)表示,高中在鎮上上學,高考考試在縣城,且要考3天,所以需要在縣城住賓館。全班一起由班主任帶隊,提前一天去縣城。第一天住的賓館,6人一間,那一晚又熱又有蚊子,結果第一天考試就在緊張且犯困中完成瞭。第二天換瞭賓館,房間在臨街的2樓,還是6人一間。有風扇沒有蚊子,本以為會睡個好覺,但是夜間2點左右被外面的吵架聲給驚醒瞭。結果又沒睡好,第二天仍然是在緊張與犯困中完成的。



2004年的那個夏天,陳慧慧就是這樣完成瞭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——高考。

“如今,已經完全記不得第一天、第二天分別考得是哪一門,也不記得考瞭多少分。”陳慧慧表示,隻記得沒考好。即使這樣,她還是那一屆學校唯一考上本科的,學校還在她傢附近拉上瞭橫幅。

據陳慧慧介紹,她的父母,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,卻特別支持她讀書。當得知女兒考上大學時,他們心裡樂開瞭花。當左鄰右舍提起女兒考上大學這件事時,他們覺得辛苦勞作都是值得的。

畢業於阜陽師范學院的陳慧慧如今定居合肥,有瞭自己的傢庭。“雖然高考的記憶不好,但是這段經歷卻彌足珍貴。因台北原木餐桌|台北原木餐桌工廠為高考,我走出瞭農村,來到瞭城市。”

“我們那時候的高考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,現在機會多,孩子開心最重要。”姚濛的父親感慨道。1972年出生,現年46歲,畢業於南陽理工學院的姚先生是一名鐵路職工。1993年,姚先生參加瞭高考。“那時候生活在農村,我就一個人去縣裡面考試瞭,也沒人陪,進瞭考場拿到卷子都很緊張,滿腦子就隻想著考上學校,這樣就有瞭鐵飯碗,不用在傢種地瞭。”

在這個什麼都可能發生的時代,很多人都認為實木桌板宜蘭|實木桌板工廠宜蘭高考不再是通往成功之路的“獨木橋”,但“00”後的他們卻成為瞭“熬夜主力軍”。

現在上海師范大學播音主持系就讀的90後吳開心(化名)回憶起高考,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中午能吃到父親為其精心準備的飯菜。

高三那年,因為媽媽工作單位離學校較遠,於是為她做午飯的任務就落到瞭工作地點離她較近的父親身上。“父親每天晚上提前搜好菜譜,第二天一大早便去菜市場買所需的食材。”每天中午,當她推門而入時,父親用心烹制的四菜一湯也正上桌。

與一般的高三生不同,姚濛很會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,因為他有著自己的打算。據姚濛父親介紹,即便在緊張的高三,姚濛的零花錢也都用來購買C語言和黑客技術等相關書籍,傢裡的無線路由器或者電腦出瞭故障,他也都能很快修好。

其實,在姚濛的“70後”父母看來,研究C語言和廚藝是一件好事。“現在的孩子壓力太大,遇到自己喜歡的事情,在課餘時間活出自我也蠻好的。”

“過去不比現在,過去生活條件艱苦,現在好瞭。”吳先生盡最大努力為女兒提供更好的條件。作為過來人,他深知高考的苦與累。所以,當他為女兒準備午餐時,頗為用心。“合理的膳食安排和適當的營養搭配對學習會有幫助。為瞭提高復習效果,會多準備一些增強記憶力的食物,如雞蛋、瘦肉、豬肝等。為瞭增強抵抗力,減輕疲勞,則會讓她多吃蔬菜和清淡的食物。”

高考牽系著一傢人。60後的父親與90後的女兒在不同的年代經歷著同樣的高考。父親的高考有其父親送來一箱梨子罐頭的記憶,女兒的高考記憶中有父親每日為其精心烹制的午餐。高考,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是殘酷的,可是那段與傢人的記憶卻是那樣的溫馨。

高考,雖然殘酷,可是卻讓多少人從農村的小天地裡走出來,闖出瞭屬於自己的一份天地。

60後、70後漸漸老去,80後、90後正在職場上打拼,00後開始走向人生另一個階段。高考仿佛血液,流淌於每一代人身體裡,帶著痛並快樂的回憶,將人生的案卷徐徐打開。沒有高考,可以活得很精彩,有瞭高考,這份精彩多瞭一份起承轉合的銜接。(記者 史睿雯 檀美玲)
arrow
arrow

    tetoshifbfhv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